玻璃纤维纱(简称玻纤),是一种无机非金属材料,具有质轻、高强度、耐高温、电绝缘性能好等优点。玻纤作为替代材料,可以在多个领域对钢铁、铝材、木材等传统材料进行替代。今天让我们来看看玻纤行业投资逻辑。
玻璃纤维性能优异,应用场景众多
玻璃纤维性能优异,应用广泛:玻璃纤维是一种性能优异的无机非金属复合纤维材料,具有成本低廉、轻质高强、耐高温耐腐蚀等一系列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建材、交通运输、电子电器、风力发电、工业管罐、国防军工等各行各业,且渗透率仍在持续提升中。根据中国纤维复材网数据,2019年我国玻纤在建筑、交通、电子和风电的应用占比分别为34%、14%、20%、10%,合计占比达到78%。
玻纤产业分为玻璃纤维纱、玻纤制品和玻纤复合材料
玻纤产业的上游为化工原料、矿石粉料和能源。玻纤产业中又分为玻纤纱-玻纤制品-玻纤复合材料三个部分,其中玻纤制品由玻纤进行初级加工制成,主要包括各种玻纤织物(具体品种有方格布、电子布等)及玻纤无纺制品(短切毡、湿法薄毡等)。玻纤复合材料由玻纤制品进行深加工制成,主要包括覆铜板、玻璃钢、增强建材等。
建筑领域玻纤需求占比最大,玻纤渗透率有望提升
玻纤下游需求中,建筑建材领域对玻纤的需求最大。玻纤在建筑领域主要应用于GRC 板、保温板、防火板、吸音材料、承重构件、屋面防水、膜结构等,涉及建筑承重、加固、装修、防水、保温、隔音、防火等各方面场景。该类材料可靠性、节能效果更为持久,表面防渗抗裂效果好,能适应于环保以及饰面工艺的多样化。
绿色建筑是未来建筑发展的确定性方向,是玻璃纤维大展身手的舞台
2013 年国务院办公厅就提出《绿色建筑行动方案》,明确了绿色建筑发展目标、基本原则、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十三五”期间,国务院、住建部、工信部等多次提出在2020 年实现新开工建筑中绿色建筑推广比例要达到50%,绿色建材的应用比例达到40%。2020 年,“碳达峰”和“碳中和”政策推出,绿色建筑成为建筑行业重要的发展方向。玻璃纤维将受益于绿色建筑推广的机遇,基于保温、隔热、抗压、隔音上的良好性能提高绿色建筑的性能,降低建筑能耗。
预计2022-2023年建筑领域玻纤需求保持稳定增长
考虑2022年为达成稳增长目标,基建将重点发力,我们预计2022-2023建筑业产值增速在5%左右。单位产值玻纤需求量受益于绿色建筑的进一步推广,有望逐步增加。中性假设下,我们认为2022-2023年建筑领域玻纤需求量分别为181.5、190.8万吨,需求增速分别为6.8%、5.1%,保持稳健增长。
玻纤在风电中的应用主要是作为复合增强材料应用在叶片中,据《复合材料选材对风电叶片气动设计的影响研究》(丁惢、李成良、毛晓娥),风电叶片中的玻纤规格类型根据玻纤使用位臵不同而有所区别,如主梁和后缘梁起到承载的作用,力学性能要求高,需要使用高模量单向织物。根据明阳智能招股说明书,单位GW风电装机所需玻纤用量在1万吨左右。
预计2022-2023年风电领域玻纤需求持续旺盛
2020年全国出现新一轮风电抢装潮,年内风电新增装机量达到71.7GW,创下历史新高。2021年,新增装机量回落较明显。2022年4月末至5月,全国多地陆续发布《“十四五”可再生能源规划》,风电装机量合计约为250-300GW,即2022-2025年每年平均完成60GW以上。我们预测2022、2023年风电装机量为55GW、65GW,对应2022-2023年玻纤需求量约为55、65万吨,增速分别为19.0%,18.2%。
电子纱是重要的电路基材原料
印制电路板(PCB)是可以让电子元件按照设计电路连接,几乎所有电子设备都需要用到PCB,其核心基材是覆铜板(CCL),68%的CCL基材为玻纤布,其上游即为电子级玻纤纱。电子纱绝缘、高强、耐热等优异性能使得其成为最主要的覆铜板基材原料。
优秀企业强者恒强
玻纤粗纱产品同质性较强,在相近的价格下,不同企业盈利能力不同,成本低的企业利润率越高,超额收益利于降低企业负债,进行再融资、技术升级、产能扩张,从而进一步降低成本占领更大的市场份额,形成良性循环。自从21世纪初池窑快速普及后,行业头部集中格局基本确立并保持至今,近年来随着产能升级换代,行业集中度仍有缓慢提升趋势。
今天带来这么一只全球玻纤龙头,让我们来看看该公司的投资亮点:
1、公司为世界玻纤龙头,产能规模持续扩大。
2、玻纤行业的中长期逻辑是玻纤作为替代材料,性价比的提升会进一步拓宽应用领域。企业间比拼的核心是成本控制能力。
3、玻纤企业降成本有两种方式:第一是布局上游原材料,降低直接材料成本;第二是利用产线冷修技改,提升单产线规模,降低制造费用、能源和人工成本。
4、机构看好公司盈利增长,看涨19%。
(来源:东方证券、中银证券)
粉丝特惠:好股票APP五个热门产品任选一款,体验五天!欢迎下载注册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