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估值体系的核心是引导市场资源服务国家战略。A股估值整体偏低且结构分化,国企估值具有较大重塑空间。需重点关注消费端增长的变动,以及居民端收入预期的变化情况。板块盈利方面,下半年部分银行的净息差或有望边际企稳。经济持续改善有望推动银行板块估值提升。
中国特色估值体系的核心是引导市场资源服务国家战略。2022年11月21日,中国证监会主席易会满在2022金融街论坛年会上首次提出“探索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估值体系”。这是继二十大报告定调“中国式现代化”总目标、易会满主席提出建设“中国特色资本市场”后的进一步细化,政策层层递进、中国特色贯穿始终,为我国资本市场未来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在近日召开的2023年证监会系统工作会议上,易主席再次提及中国特色估值体系,其重要性进一步凸显。海外成熟估值体系以股东价值为核心,更看重企业在当前所体现出的盈利能力和成长性,而建立“中国特色估值体系”的本质是对海外成熟估值体系进行本土化,引导资本市场在资源配置的过程中兼顾股东、员工和社会价值,将盈利和现金流以外的国家战略、政策导向、社会责任等外部因素纳入综合考量,从而为落实国家战略、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添砖加瓦。
估值重塑叠加基本面向好,银行有望受益
A股上市银行盈利能力稳健,随着疫后复苏和房地产业风险处置推进,坏账担忧有望逐步下行。当前银行板块估值处于洼地,与其坚韧的基本面形成较大反差,具有估值修复空间。由于银行经营稳健且股息率较高,备受机构投资者的青睐,未来随着养老金等长线资金入市,银行板块有望迎来更多增量资金。“中国特色估值体系”的建设有望促进投资者对上市银行的价值发现,有助于提振其估值水平。
2022年四季度银行业规模增长保持稳定,净息差仍在收窄
净息差收窄是业绩增长的主要拖累因素,资产质量总体保持平稳。展望2023年,在稳增长预期下,银行资产规模的增长或仍将保持高位,而净息差受重定价因素的影响,以及潜在的利率下调的可能,仍存在收窄的空间。
经济持续改善有望推动银行板块估值提升
展望2023年疫情管控对经济的影响将逐步减弱,企业投资意愿和居民的消费意愿会出现渐进式的改善。预计大消费端的恢复,受前期政策的支持后续逐步释放的动能可能会提升,而收入改善较慢或成为主要阻碍因素。供给端,受过去几年疫情的扰动,部分可选消费的供给有所收缩,会造成短期价格上涨并保持高位。这也有利于相关行业投资意愿的提升,给后续经济的增长增添新的动力。
开年经济修复符合预期,后续经济持续改善有望推动银行板块估值继续提升
需重点关注消费端增长的变动,以及居民端收入预期的变化情况。板块盈利方面,下半年部分银行的净息差或有望边际企稳,受规模扩张支撑,一些城商行仍将保持较高的业绩增速。2023年个股选择上,两条主线或有机会:第一是债务风险缓释,经济持续改善,板块的估值修复行情可期。对公房地产相关贷款占比高的大型银行值得关注。第二是受规模扩张的支撑,营收端稳定高增的公司,总体业绩增速也相对较好。
今天带来这么一只高成长零售银行,让我们来看看该公司的投资亮点:
1、高成长零售银行,特色估值体系加持,银行板块有望估值提升。
2、该公司集团生态赋能,高管经验丰富;业务深度下沉,定价能力突出;财富管理大有可为。
3、该公司零售业务优势尚未充分释放,资产扩张与中收增长仍有空间,在资产质量优异的情况下,基于其成长性,未来公司的估值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机构看涨30%+。
(来源:财信证券、信达证券、天风证券、万联证券)
粉丝特惠:好股票APP五个热门产品任选一款,体验五天!欢迎下载注册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