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tGPT风靡全球,英伟达创始人兼CEO黄仁勋提出AI迎来“iPhone时刻”,算力、网络设备和光模块等领域有望迎来快速发展。机构认为,随着AI应用场景逐步拓宽,专用及通用大模型数量有望逐步向各行业渗透,接入用户或高速增长。AI服务器作为算力的实体承载有望高速增长。
光芯片前景广阔,集成趋势下硅光芯片有望异军突起
在AI算力高弹性、国产化进程持续推进、下游模块厂商海外业务拓展等的共同催化下,光芯片领域发展前景广阔,国产替代正当时。产业多种光芯片方案快速推进,DFB、EML等传统光芯片在稳定性和低成本方面不断发力。未来光芯片顺应集成化规律,向硅光芯片集成高速光引擎的发展趋势是目前行业共识,硅光芯片凭借低成本、高性能的优势亦有望成为更优解决方案。随着消费电子/半导体公司入局光模块/芯片赛道,有望将成熟技术应用到光芯片产业链,进一步降本增效促进行业发展。
CPO和LPO封装方案有望逐步成熟落地
CPO方案是通过在交换机光电共封装起到降低成本、降低功耗的目的。CPO是长期来看在实现高集成度、低功耗、低成本以及未来超高速率模块应用方面是综合最优的封装方案。LPO短距离、低功耗、低时延等特性适配AI计算中心。由于可以直接应用于目前成熟的光模块供应链,在高线性度TIA/Driver厂商大力推动下或可快速落地。
“相干下沉”空间可期,薄膜铌酸锂调制器有望借势破局
随着光模块速率的不断提升,直接探测方案的传输距离将受到限制,相干探测凭借着高容量、高信噪比等优势得到广泛应用,预计未来相干光链路的用量将迎来高速增长。薄膜铌酸锂是超高速数据中心和相干光传输的核心光器件,具有高性能、低成本、小尺寸、可批量化生产且与CMOS工艺兼容等优点,是未来高速光互连极具竞争力的解决方案。
细分赛道方面:
1、半导体代工:2023年一季度制造端稼动率探底,中芯国际二季度稼动率触底反弹。中芯国际预计其产能利用率将在二季度回升,全年维持之前指引,华虹总体产能利用率保持高位运行。中芯国际表示在不同领域察觉到了中国客户信心的回升。晶圆大厂既有的扩产计划仍然不变。
2、半导体设备:下游晶圆厂稼动率有望回升,日本半导体设备管制落地,设备国产化率持续提升。国内半导体设备企业一季度销售额增速保持在50%以上,22年订单普遍高增长,看好自主可控逻辑强化带来整体板块性机会。
3、半导体材料:半导体产业链逆全球化,自主可控逻辑持续加强成为国产半导体产业链逻辑主线。出口管制情况下国内设备、材料、零部件在下游加快验证导入,产业链国产化加速,迎来板块性机会。
4、汽车、工业、消费电子:根据乘联会,预计5月新能源乘用车零售达58万辆,同增61%,环增11%,渗透率达34%。苹果宣布于6月6-10日召开WWDC,或发布一代MR头显,第一代产品售价达3000美金,预计销量为数十万台。
5、PCB:从台系PCB产业链4月月度营收可以看到,当前PCB产业链同比仍然处于下滑趋势,可见景气度仍然承压,并且环比订单下滑态势明显,但如若从纵向的角度来观察整个产业链上下游的话,上游承压要高于中下游,也就是说现在已经进入“上游价格松动解放供需对峙”的阶段,这是行业进入正反馈的积极信号,仍不需要太过悲观。
6、被动元件:从台系被动元件厂商4月月度营收可以看到,环比略有下滑,同比降幅收窄,仍处于弱复苏的状态,景气度仍然承压。以目前的终端各应用领域需求跟踪情况来看,需求未出现大幅度修复,但是基本面压力减少,被动元件厂商收入端订单增长,利润端因产能利用率提升、规模效应提升带动盈利能力修复,库存端压力减少,需求短期内较难出现大幅度修复,但是预计将保持逐季改善的趋势。
7、IC设计:各存储大厂持续加快调整,以求遏制存储器下滑趋势,本轮存储周期在今年二三季度迎来止跌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