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关村泛联移动通信技术创新应用研究院联合举办的“6G协同创新研讨会”在北京举行。中关村泛联院首席科学家、中国移动集团首席专家刘光毅在研讨会上正式发布了“科技部6G专项项目-6G网络架构及关键技术”创新成果。
近日,隆基绿能携手森特股份在北京发布全新一代建筑光伏一体化(BIPV)产品——隆顶4.0。隆顶4.0产品是全球首款搭载BC类电池的BIPV产品,也是隆基绿能和森特股份联合发布的一款更安全、更高效、更可靠的BIPV产品。
大数据、云算力已经成为数字经济时代的关键生产力要素,目前,5G通信和工业信息通信都依靠光纤网络进行传输,而光纤作为这条数据高速公路的“路基”,成了尤为重要的产品。
全球首台(套)满足质量、安全、环境和服务等产业化标准的氢燃料矿用车在国家电投集团内蒙古公司南露天煤矿接受测试。这辆“巨无霸”即将交付,标注的代码为“NTH150”,使用新型氢燃料与锂电池混合动力。
南沙独角兽企业广州巨湾技研有限公司日前透露,全球首个超快充电池专业工厂将在南沙投产。巨湾技研总裁裴锋在会上表示这个工厂预计下个月就会投产。
昨日开幕的第23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上,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下属机构研发的“智能肠道靶向给药3D打印系统”在创新科技馆首发,为药物片剂开发提供了新的技术路径。
国家生态环境部大气环境司组织召开《2024年度全国HFCs配额总量设定与分配实施方案》(初稿)行业交流会,根据《基加利修正案》,我国三代制冷剂(HFCs)配额将于23年底冻结,届时企业HFCs配额将由生态环境部参考20-22年的产量水平分配和调控,供给迎来有序化。
近日,我国科学家成功研发出风化壳型稀土矿电驱开采技术,稀土回收率提高约30%,杂质含量降低约70%,开采时间缩短约70%。
近日,由鹏城实验室牵头,联合北京邮电大学等单位共同构建的“面向6G无线高速接入原型系统及测试环境”取得阶段性进展,无线测试速率进一步提升至800Gbps,再次刷新业界纪录。
农业农村部党组召开会议,会议要求,要大力推进东北地区乡村产业发展。以大豆加工为重点争取出台一揽子政策措施,引进培育优质农产品加工企业,逐步把产业龙头建强。
据媒体报道,2023第二届世界元宇宙大会将于9月20日至22日举行。据悉,本届大会以“虚实相生、产业赋能”为主题,采取“1+9+N”的模式。
由深圳市住房建设局和深圳供电局联合发布的全国首个建筑领域碳排放监测与管理系统在深圳上线。该系统上线后将实现对全市各类建筑碳排放标准制定及碳排量精确测控管理,助力深圳全社会节能减排。
据悉,领克08所搭载的两颗“龍鷹一号”芯片集成于安托拉1000Pro计算平台,NPU算力16TOPS,可满足座舱各种智能化需求。
在2023 inclusion·外滩大会举行的《探索下一代安全智能》论坛上,世界权威国际产业组织“云安全联盟”(CSA)大中华区宣布成立“AI安全工作组”。
北极雄芯宣布自主研发的首个基于国内《芯粒互联接口标准》的Chiplet互联接口PBLink回片测试成功。PBLink接口具备低成本、低延时、高带宽、高可靠、符合国产接口标准、兼容封装内外互连等特点。
该平台基于统一的IT架构和数据标准沉淀了海量高质量数据和工业知识,平台框架内有近1000多个小模型与大模型有机组合在一起,混合驱动工业AI高效落地运转。
近期MiniMax和百川智能旗下的大模型都使用了腾讯的算力,而腾讯内部正在进行自研的混元大模型研发,几个月前就已经开始内测,近期会正式对外发布,腾讯也提出了内部所有产品接入大模型或基于大模型进行改造。
工业和信息化部将加快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数字产业化发展,培育壮大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虚拟现实、工业软件等数字产业,加快制定数据资产、数据交易、数据标注等数据要素市场基础制度配套政策。
中方将于今年10月在北京举办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这不仅是纪念“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最隆重的活动,也是各方共商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合作的重要平台。
中国移动正式发布国内首款可重构5G射频收发芯片“破风8676”。该芯片可广泛商业应用于云基站、皮基站、家庭基站等5G网络核心设备。